时间:2025-04-13 10:36
一、擅自离职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1.劳动者擅自离职指未按法定程序或合同约定随意解除劳动关系,无论对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自身,都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2.对用人单位而言,劳动者擅自离职可能违反合同约定,造成如商业秘密泄露、岗位空缺经营损失等,单位有权停发工资、暂停社保缴纳,劳动者还需承担赔偿责任。
3.对劳动者来说,擅自离职会影响工资结算,若单位证明有损失需赔偿,还会损害职业声誉影响未来求职,服务期内离职要支付违约金。
4.为避免法律风险,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应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试用期提前三日通知。
建议劳动者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在遇到劳动者擅自离职情况时,及时收集证据维护自身权益。
二、擅自离职是否需承担法律赔偿责任
擅自离职是否承担法律赔偿责任需分情况判断。
若劳动者擅自离职,未按法定程序提前通知用人单位,违反了《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根据该法第九十条,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里的损失包括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有服务期约定且未满服务期)、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等。
但若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的情形,如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劳动者可即时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提前通知,此时擅自离职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三、擅自离职引发的赔偿责任如何界定
擅自离职指劳动者未按法定或约定程序,擅自解除劳动关系。其赔偿责任界定如下:
劳动合同约定:若劳动合同明确约定了擅自离职的赔偿条款,且该条款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劳动者应按约定承担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损失:劳动者擅自离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需承担赔偿责任。损失包括招录费用、培训费用、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等。如单位为招聘该劳动者付出大量人力物力,或为其进行专业培训支付费用,劳动者擅自离职要赔偿。
举证责任:用人单位需对损失及损失与擅自离职的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只有证明存在实际损失且与擅自离职有因果联系,才能要求劳动者赔偿。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上一篇:公司搬迁不给补偿这种情况怎么办
下一篇:签了二次合同辞退员工补偿金怎么算
注册/登录获取更多内容
专业
深耕医疗行业9年精准
海量医疗行业人才便捷
求职顾问一对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