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职位数量: 若干
招聘人数: 若干
学历要求: 博士研究生及以上
报名中
截止日期: 2026-02-17 10:02
工作地点: 上海
公告详情
一、学科简介
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集中西医结合开创现代骨科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被遴选为包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上海市中西医结合防治骨与关节病损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高教局重点学科、上海市临床骨科质量控制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已成为伤骨科领域著名的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
研究所持续秉承着中医伤科、骨科、基础研究三位一体发展思路,围绕骨与关节疾病防治的核心主题,以中西医结合为着眼点,充分发挥地方特色优势,形成了四大研究体系:(1)骨关节及软组织病损机制及其精准防治;(2)魏氏伤科的传承与发展及其中药现代化;(3) 生物医学工程与再生医学;(4)运动功能康复与智造技术。
近五年来,研究所培养了多位青年学者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及上海市中青年科技英才项目;超20位博士后在站期间获国自然青年项目、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包括A档博新)、上海市超级博士后计划或上海市扬帆计划等项目资助;承担了包括四大慢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重点国合项目、国自然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SCI论文500余篇,2024年以第一单位发表论文平均单篇影响因子已达15分;2024年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
二、团队介绍
合作导师:崔文国研究员
崔文国,研究员/博导,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再生医学材料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再生医学材料研究,并促进临床转化,发表系列再生医学论文,H=87,引用2万余次,专利70项(转化13项)、主编Elsevier/Wiley书3本等。多次次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ESI高被引论文16篇、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英国皇家化学学会Fellow、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理事和副主任等。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2项、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华为公关专项等。曾获全国转化医学创新奖、瑞金医院先进研究生导师团队和卓越员工等荣誉。
团队成员:阮慧瞳副研究员
阮慧瞳,副研究员/硕导,神经修复医学课题组长。长期致力于神经修复相关的智能化药物递送系统策略开发,并主要在响应型微-纳材料、功能化微球设计、基于细胞疗法等的内源性修复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本科,复旦大学药学院药剂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博士后。先后前往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交流学习。入选全国“博新计划”、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上海市“晨光计划”、上海市超级博士后、交医“双百人”等人才计划。已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包括Nat Biomed Eng(2),Adv Mater(3),The Innovation等期刊。主持国自然青年/面上、博士后科学基金、上海市卫健委项目等多项基金。担任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神经修复材料分会青年学术交流委员会委员,担任J Nanobiotechnol, Nano Res, Adv Sci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审稿人,担任Cell Press旗下综合性英文期刊The Innovation(IF 33.1),The Innovation Medicine青年编委。
团队研究包括:
1.神经修复相关的智能化药物递送系统策略开发;
2.基于细胞/细胞外囊泡等的活体/仿生技术开发;
3.基于生物材料的类器官系统开发;
4.智能化生物工程材料的设计、构建、应用。
代表性论著:
1.Hydrogen ion capturing hydrogel microspheres for reversing Inflammaging.Advanced Materials.2024.DOI: 10.1002/adma.202306105.
2.Circadian clock regulation via biomaterials for nucleus pulposus.Advanced Materials.2023.DOI: 10.1002/adma.202301037.
3.Engineer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or ischemic stroke treatment.The Innovation.2023.DOI: 10.1016/j.xinn.2023.100394.
4.Click chemistry extracellular vesicle/peptide/chemokine nanocarriers for treating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juries.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2023.DOI: 10.1016/j.apsb.2022.06.007.
5.Bridging immune-neurovascular crosstalk via the immunomodulatory microspheres for promoting neural repair.Bioactive Materials.2025.DOI: 10.1016/j.bioactmat.2024.10.031.
三、博士后招收要求
1.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年龄一般在35周岁(含)以下。
2.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及科研能力,有较强的细胞生物学、生物材料学、免疫学、生物信息学、动物模型实验、类器官模型构建等专业背景,特别在脑部疾病治疗、神经修复方面有相关经验。以第一作者在相关领域的高水平期刊发表过原创性研究论文。
3.欢迎生物材料学、药学/药剂学、生物医学工程、柔性电子器件、合成生物学、神经科学、骨科、免疫学等背景的优秀博士加入。
四、相关待遇
1.基本薪酬 24-30 万,科研绩效奖励另计。
2.根据国家和上海市政策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3.鼓励并支持博士后申请各类博士后基金项目和人才计划,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境外交流项目),助力青年人才成长和发展。
4.入选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计划B档C档、上海市"超级博士后",可享受各类人才培养项目在岗津贴和科研经费。
5.业绩突出者可在站申报副研究员。优秀博士后出站,可通过医院当年度公开招聘方式,优先全职入编。
6.享有员工伙食补贴、员工体检、就餐优惠、门诊就医优先政策等。
7.协助办理上海户籍、申请上海市人才公寓。
五、申请方式
1.请扫描二维码,填写基本意向。
二维码(请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2.请将相关材料电子版(包括:个人简历、学历证明、科研成果证明材料等)邮件发送至团队联系人阮老师邮箱ruanhuitong@163.com、崔老师邮箱50555736@qq.com并抄送:ruijinbsh@rjh.com.cn,邮件名:“博士后应聘+姓名+合作导师(研究方向)”。
联系电话:
老师 021-64370045*665935/021-34188900
老师 021-64370045*665982,18917762037
瑞博士后团队诚邀各位优秀的海内外博士一起加盟,建业瑞金,成就彼此!
更多瑞博士后招聘启事请点击“阅读原文”
微信小程序暂时不支持直接下载附件,可关注公众号“医护知音校园招聘”领取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XyJyCvE13slkm-8MUDaBug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资讯请关注博士后微信公众号(微信号:bshjob)。
更多最新医学人才招聘资讯请关注医聘猫微信公众号(微信号:ymliepin)。
更多招聘机会,扫码关注医聘猫公众号,专属求职顾问推荐工作机会
